课程简介
无论是赋能用户的协作设计,还是利用数字世界帮助观众在虚实之间切换、互动,乃至星球级别的数字孪生,都离不开扩展现实(XR)所创造的逼真、沉浸式环境。因为一体式头显可实现无线虚拟现实体验,从而日益流行。但这类一体式头显难以提供能满足企业级工作流需要的性能,比如实现复杂的模拟或实现数百万个多边形的细节可视化等。
新一代沉浸式技术正在变得更容易获取,图形学和 AI 领域的最新技术突破正持续扩展 XR 的功能。云端流式传输、协作工具、逼真的渲染以及 AI 这四项技术,正在树立 XR 生态系统新标杆。
本次分享从 XR 展开,随根溯源、借 XR 历史沿革的脉络来展现 AI技术 在此领域的诸多储备、应用案例;剖析四大技术与 XR 结合带来的可能性; 尤其会在 AIGC 与 XR 融合。让参会者XR 空间计算发展的脉络、能促进行业进步的关键技术及工具。
课程收益
1.目标:
1) 当下XR行业的历史沿革、行业痛点、技术底座
2) 大模型技术对XR 行业的启思与应用
2.成功(或教训)要点:
1) 不拘泥于一体机,拥抱广域网下流式传输新常态。
2) 不打破原有DCC软件创作流程,尝试NVIDIA OMNIVERSE , 并借助其中的XR 拓展,打破端侧的屏障;并能在此平台上实现异地多端跨平台协同。
3) AIGC时代,AI的应用不仅可以在沉浸式环境中打造无手柄的畅快体验,而且还可以进行3D资产的快速生成与重建。
3.启示:
随着苹果推出VisionPro, XR 作为一个独立市场及业务方向被再次印证。面对一体机算力难题,面对人们对于XR内容的精度的需求,云端流式、AI应用等使专业人士能够在边缘使用强大的计算资源,运行高质量高保真的 XR 工作流,并将这些 XR 体验传输至任何地方。而协作作为效率提升的重要环节,使XR加入现有业务体系的ROI 计算更为清晰有效。
受众人群
1.想要深入理解和使用生成式AI技术的软件开发人员和数据科学家
2.对于构建聊天机器人,自然语言处理应用,或其他AI应用感兴趣的项目经理和产品经理
3.在企业环境中负责AI策略或应用的技术领导者
4.对AI和机器学习有兴趣,希望增强技能的学生和研究者
课程周期
0.5天(3H)
课程大纲
分享内容 |
1.XR的历史发展 2.串流技术在XR 领域的崛起,解决算力的分布问题 3.协作与高保真,解决XR的孤岛问题 4.AI空间技术,用LLM解决复杂的交互问题 5.生成式AI, NERF神经场渲染解决数字孪生的重建问题 6.机遇和挑战并存,展望未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