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程简介
自生成式 AI 及大语言模型向全网开放普及后,AI 硬件产品的关注者及参与人也不断增多,海外多家研究机构预测,未来民用 AI 硬件产品的规模会以 20% -30% 的复合增长快速发展。无论是专注于 AI 模型建设、 AI 应用场景还是原先的 IoT 领域企业,都会面临 AI 硬件开发技术的拓展融合。
不同于传统软、硬件的产品设计和开发,AI 相关的技术逻辑和用户体验都存在新的变革,在实际对接客户中,我们看到非常多产品停留在有好的想法,但不了解该如何落地;或看到了问题,感受到AI 硬件的“不够聪明”,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;亦或是对AI 硬件和 Agent有所了解,便急于根据行业表象进行复制借鉴,错失打造有价值产品的机会。
本次分享期望将 AI 硬件及对应 Agent 的设计和落地方法论,以通俗易懂、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演绎,基于多年物联网平台产品及AI 硬件产品设计经验,向更多已经入场或即将入场的行业伙伴分享前瞻性、落地性、开放性及用户体验深化方面的全新产品观,期望能进一步推进 AI 硬件行业发展,带来更多优秀的 AI 硬件产品。
课程收益
1、帮助学员建立可快速理解的“AI 硬件心智地图”: Device / Edge / Cloud+Data / Agent 四端极简架构 ,帮助产品角色快速理解和构建创意,不在技术细节里绕圈
2、帮助学员理解 AI 硬件满足人类的需求本质,避免“不合时宜的技术堆砌”,寻找当下适合入场的 AI 硬件类型
3、帮助学员尝试一套全新的 AI 需求到 Agent 落地的方法论,看明白 Agent 开发平台在做什么,并理解 AI 硬件市场真实价值的关键点
4、帮助学员了解AI 硬件项目启动,早期可能会被忽略的其他问题
受众人群
AI产品经理、AI Agent开发相关算法工程师、开发工程师、系统架构师及技术管理者和技术人员,以及其他对智能体感兴趣的人员
课程周期
0.5天(3H)
课程大纲
1 、破冰:在质疑声中快速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
2 、AI 硬件的“产品基础架构”
3 、AI 硬件的“需求诞生”
4 、AI 硬件的“需求实现”
5 、AI 硬件不能太 AI
6 、容易忽略的其他问题(隐私安全合规、注入破解、测试的挑战、避免过分依赖 AI、上下文的“灾难”等)
7 、总结和展望
8、QA
京ICP备2022035414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