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程简介
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数据已成为驱动各行各业发展的核心资源。如何高效收集、处理、分析并利用这些数据,以挖掘其背后的价值,成为了企业竞争力和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关键因素。
本课程从实际的业务需求出发,结合行业的典型应用特点,围绕实际的商业问题,对数据分析及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(从数据收集与处理,到数据分析与挖掘,再到数据可视化和报告撰写),通过大量的操作演练,帮助学员掌握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思路、方法、表达、工具,从大量的企业经营数据中进行分析,挖掘客户行为特点,帮助运营团队深入理解业务运作,以达到提升学员的数据综合分析能力,支撑运营决策的目的。
课程收益
1、了解数据分析的本质,理解数据决策的底层逻辑
2、学会搭建数据分析框架,熟悉常用的业务模型
3、熟悉数据分析标准过程,能够按步骤进行数据分析
4、掌握常用统计分析方法,熟练使用Excel高级数据分析工具
受众人群
销售部门、营业厅、呼叫中心、业务支撑、经营分析部、运营分析部等对业务数据分析有基本要求的相关人员
课程周期
1天(6H)
课程大纲
标题 | 授课内容 |
一、数据决策逻辑—数据思维篇 | 问题:什么是数据思维?大数据决策的底层逻辑以及决策依据是什么? 1. 大数据的本质 (1) 数据,是事物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留下的痕迹 (2) 大数据不在于量大,而在于全(多维性) (3) 业务导向还是技术导向 2. 大数据决策的底层逻辑(即四大核心价值) (1) 探索业务规律,按规律来管理决策 案例:客流规律与最佳营销时机 案例:致命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规律 (2) 发现运营变化,定短板来运营决策 案例:考核周期导致的员工月初懈怠 案例:工序信号异常监测设备故障 (3) 理清要素关系,找影响因素来决策 案例:情绪对于股市涨跌的影响 案例:为何升职反而会增加离职风险? (4) 预测未来趋势,通过预判进行决策 案例:惠普预测员工离职风险及挽留 案例:保险公司的车险预测与个性化保费定价 3. 大数据决策的三个关键环节 (1) 业务数据化:将业务问题转化为数据问题 (2) 数据信息化:提取数据中的业务规律信息 (3) 信息策略化:基于规律形成业务应对策略 案例:用数据来识别喜欢赚“差价”的营业员 |
二、数据分析过程—流程步骤篇 | 1. 数据分析的六步曲 2. 步骤1:明确目的,确定分析思路 (1) 确定分析目的:要解决什么样的业务问题 (2) 确定分析思路:分解业务问题,构建分析框架 3. 步骤2:收集数据,寻找分析素材 (1) 明确数据范围 (2) 确定收集来源 (3) 确定收集方法 4. 步骤3:整理数据,确保数据质量 (1) 数据质量评估 (2) 数据清洗、数据处理和变量处理 (3) 探索性分析 5. 步骤4:分析数据,寻找业务答案 (1)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(2) 构建合适的分析模型 (3) 选择合适的分析工具 6. 步骤5:呈现数,解读业务规律 (1) 选择恰当的图表 (2) 选择合适的可视化工具 (3) 提炼业务含义 7. 步骤6:撰写报告,形成业务策略 (1) 选择报告种类 (2) 完整的报告结构 演练:产品精准营销案例分析 (3) 如何搭建精准营销分析框架 (4) 精准营销分析的过程和步骤 |
三、数据分析方法—统计方法篇 | 问题:数据分析方法的种类?分析方法的不同应用场景? 1. 业务分析的三个阶段 (1) 现状分析:通过企业运营指标来发现规律及短板 (2) 原因分析:查找数据相关性,探寻目标影响因素 (3) 预测分析:合理配置资源,预判业务未来的趋势 2.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种类 (1) 描述性分析法(对比/分组/结构/趋势/交叉…) (2) 相关性分析法(相关/方差/卡方…) (3) 预测性分析法(回归/时序/决策树/神经网络…) (4) 推断型分析法(概率分布/参数估计/假设检验) (5) 专题性分析法(聚类/关联/RFM模型/…) 3. 统计分析基础 (1) 统计分析两大关键要素(类别、指标) (2) 统计分析的操作模式(类别指标) (3) 统计分析三个操作步骤(统计、画图、解读) 4. 常用的描述性指标 (1) 集中程度:均值、中位数、众数 (2) 离散程度:极差、方差/标准差、IQR (3) 分布形态:偏度、峰度 5. 基本分析方法及其适用场景 (1) 对比分析(查看数据差距,发现事物变化) 演练:寻找用户的地域分布特征 演练:分析产品受欢迎情况及贡献大小 演练:用数据来探索增量不增收困境的解决方案 (2) 分布分析(查看数据分布,探索业务层次) 演练:银行用户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层次分析 演练:客户年龄分布/收入分布分析 案例:通信运营商的流量套餐划分合理性的评估 (3) 结构分析(查看指标构成,评估结构合理性) 案例:增值业务收入结构分析(通信) 案例:物流费用成本结构分析(物流) 案例:动态结构分析 演练:财务领域的结构瀑布图、财务收支的变化瀑布图 (4) 趋势分析(发现事物随时间的变化规律) 案例:产品销售的淡旺季分析 案例:用户活跃时间规律 演练:发现客流量的时间规律 (5) 交叉分析(从多个维度的数据指标分析) 演练:不同客户的产品偏好分析 演练:不同学历用户的套餐偏好分析 演练:银行用户的违约影响因素分析 |
四、数据分析方法—分析框架篇 | 问题:如何才能全面/系统地分析而不遗漏?如何分解和细化业务问题? 1. 业务分析思路和分析框架来源于业务模型 (1) 常用的业务模型:PEST、5W2H、SWOT、波特五力、4P/4C等 2. 用户行为分析(5W2H分析思路和框架) (1) WHY:原因(用户需求、产品亮点、竞品优劣势) (2) WHAT:产品(产品喜好、产品贡献、产品功能、产品结构) (3) WHO:客户(基本特征、消费能力、产品偏好) (4) WHEN:时间(淡旺季、活跃时间、重购周期) (5) WHERE:区域/渠道(区域喜好、渠道偏好) (6) HOW:支付/促销(支付方式、促销方式有效性评估等) (7) HOW MUCH:价格(费用、成本、利润、收入结构、价格偏好等) 研讨:找工作中真实业务问题,搭建数据分析框架 结束:课程总结与问题答疑。 |
Ian Fu
百林哲咨询(北京)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
Ian Fu
百林哲咨询(北京)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
Ian Fu
百林哲咨询(北京)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
Ian Fu
百林哲咨询(北京)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
Ian Fu
百林哲咨询(北京)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
Ian Fu
百林哲咨询(北京)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
Ian Fu
百林哲咨询(北京)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