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本次课程目标学员为中、高阶产品经理及产品运营经理。通过对互联网竞品&产品分析体系的全新理解,使目标学员快速学习及理解竞品分析最大价值:更深度的了解对手、了解用户、了解产品功能背后深层含义,才是竞品分析的价值体现。学后可快速运用到工作中,达到产品思维能力快速提升之效果。
目标
1.体系理解:快速理解竞品&产品分析核心体系及实施方法
2.学习优缺点:锻炼独立思考能力,通过现象看本质
3.开拓市场:通过多纬度对比判断产品全局
4.竞争策略:发现竞品的优势劣势及未满足的细分市场
5.预防性策略:推测竞品未来可能的动向(需定期观察)
课程时长
2.5天(15H)
受众人群
对于互联网企业:至少有3-6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产品经理/产品运营人员;
对于传统转型企业:至少5-8年以上的相关产品、项目、运营类工作经验的培训学员;
对于其它企业:对互联网行业感兴趣,想了解互联网产品竞品工作体系的目标学员;
培训特色
通过对案例的剖析讲解,讲师十分生动且有趣的讲课风格,以及培训过程中的充分互动,使得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,学员好评率高。
培训要求
1.本课程为实战课程,不是纯粹理论或经验分享。目标学员必须具备产品分析及实施的基础能力。
2.学员还需具备互联网产品规划及运营基础、对于互联网大众主流产品有基础理解、思考及意见。
3.本课程要求各组学员于培训期间内高效产出满意的竞品&产品分析报告,所以学员必须提前储备相关能力及知识。
讲师将于培训前15天与学员线下持续沟通,确定议题产品,分析原理及经验要点,给予学员必要的帮助。
4.因可能涉及展示环节,学员须具备基础演讲能力。
分享提纲
标题 | 授课内容 |
一、竞品&产品分析概念及价值 (1小时) | 1,什么是竞品&产品分析 2,分析目的和价值是什么 3,竞品分析与产品分析的核心差别 4,竞品&产品分析三连问: 5,为什么做?给谁看?输出什么? 6. 互动:介绍及确定分析命题 |
二、启动分析前的准备工作(1.5小时) | 1、案例:互联网某最新产品及竞品分析报告详解 l 一份好的分析报告是什么样的? 2、解构各分析纬度模块及模版矩阵 2.1竞品&产品分析矩阵: 2.1.1体验环境 2.1.2市场状况(市场时间、市场容量、竞争格局、市场占有率分布) 2.1.3行业分析(历史变化、发展趋势、行业数据与公司数据) 2.1.4公司背景(公司层面、融资、人员层面) 3.确定竞品(产品咨询收集、选择服务/目标用户相同或类似的产品) 4.竞品对比(多种分析方法) 5.需求分析(扮演用户、选择研究对象) 6.版本里程碑:找出关键的时间节点和里程碑时间 7.主要功能 8.关键用户体验 9.关键痛点 10.用户评分 11.用户评价 12商业精益画布 13.产品运营状况与策略(渠道效果、活动运营、用户运营、内容运营) 14.总结、经验吸取 15.产品及行业走向预测 16.互动:小组定义分析目标、小组分工 |
三、解构互联网竞品分析(3小时) | 1、明确竞品分析要点 思考本质:主要解决了行业的什么问题? 2、竞品的选择/竞品分析矩阵 区别竞品的方法:直接竞品、潜在竞品、转移性竞品 3、正确寻找及确定竞争对手 4、竞品分析三字决 5、竞品分析纬度:市场地位、核心原因、产品数据(获取途径) 6、收集竞品资料(媒体,搜索引擎,公司官网,发展历程……) 7、对于集团型公司矩阵产品注意事项 8、用户需求(目标用户、使用场景) --需求评估的3个纬度:满足与否、需求路径、产品设计 --需求纬度评估标准:用户需求、产品方向、商业价值、产品实现 9、商业模式异同(TOB和TOC盈利模式核心区别) 10、归纳和结论 11、互动:指导并输出竞品分析报告篇 |
四、解构互联网产品分析(3小时) | 1、产品基因与关键资源 2、产品核心功能与战略:产品定位、用户群特征、盈利模式 3、产品分布概括(Mindmanager或Xmind拆解) 3.1功能规格 3.2信息架构 4、产品交互设计(功能模块优先级、交互设计创新点) 5、产品功能特色(使用KANO模型拆解各产品功能特色) 6、分析及罗列产品特性(找准产品特征点,用心比 7、产品特性分析(逻辑关系、商业意图、SWOT等等) 8、产品分析方法论--用户体验五要素 9、产品商业精益画布详解 10、产品运营状况与策略(渠道效果、活动运营、用户运营、内容运营) 11、分析与总结 12、如何预测产品及行业趋势 13、互动:指导并输出产品分析报告篇 |
五、小组实施及讲师指导(3小时) | 小组集中实战演练 |
六、结论分析及小组Presentation (3小时) | 1、报告产出目标Review 2、就什么问题而分析?(验证推测or得到结论) 3、分析结论精要(借鉴参考、特性改进、价值产出) 4、通过数据支撑观点 5. 互动:指导输出及小组Presentation |
七、竞品及产品分析易犯错误及课程复盘 (0.5小时) | 1、分析纬度缺失 2、评判过于主观 3、缺失场景代入和全局视角 4、课程复盘 5. Q&A |
Alpha Wang
百林哲咨询(北京)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
Alpha Wang
百林哲咨询(北京)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
Alpha Wang
百林哲咨询(北京)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
Alpha Wang
百林哲咨询(北京)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
Alpha Wang
百林哲咨询(北京)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
Alpha Wang
百林哲咨询(北京)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
Alpha Wang
百林哲咨询(北京)有限公司专家团队成员